杨策对此倒是完全不担心,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住,还怎么应对诡谲云涌的官场?趁早回家种地算了。

    既然他已经这样说了,皇帝便也没再反对,吩咐秋公公记下来,回头将几张帖子递过来。

    说完封赏的事,皇帝问起杨策对裴慕秋的看法。

    “裴将军是老镇北王手底下出来的,忠心自是不必说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老镇北王在时,就曾说过,裴将军忠勇有余,却缺少一些变通。不知四哥看法如何?”

    杨策对皇帝有刮目相看之感。

    以前只知道他有情有义,性格温和,看来还要加上一条优点,有识人之明。

    帝王可以没有才能,只要会识人,会用人,一样可以成为明君。

    “难怪父皇会选中你继承大统,这般识人的本事,就不是谁都能有的。”

    皇帝被他打击惯了,突然被肯定,颇感不适应,露出几分少年郎的腼腆。

    “我,我哪有四哥说的那么厉害,是听老镇北王说的而已。”

    那也是得到皇帝的肯定,才会记在心上。

    杨策看他难为情,便没有继续夸他。

    “正如陛下所言,裴将军的确有些过于耿直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戍守边城的将领,耿直才更让人放心。”

    这个道理,皇帝也懂,只是……

    “不瞒四哥说,我从继位以来,经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,会使列祖列宗蒙羞,令天下百姓失望。”

    “朝中什么事不必我多说,四哥自然清楚。”

    “我多希望能有一位帅才出现,替我实现父皇的遗愿。”

    皇爷爷在位时,曾向匈奴割让出去三座城池,先帝一生都在努力收复失地,却因国力所限,没能实现,临终前还念念不忘。

    杨策拍了拍皇帝的肩膀,安慰他。

    “父皇和你都做得很好,最多十年,一定可以实现。”

    皇帝和杨策商量过后,下旨将城外静云山上一座别院赏赐给他,赏了别院自然少不了侍候的人。

    所以,别院内原本配备的官人、杂役不算,另外又赐给他四十名宫女,那队乐姬也一半赐给他。

    杨策当着百官的面不好拒绝,私下质问他,不是说好不要这些女人,怎么说话不算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