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
玉海棠
江南的雨总带着缠绵的意,沈青砚却不爱这黏腻。他偏爱长安的雪,冷冽、干脆,像他指尖划过琉璃瓦的弧度,利落得不留半分痕迹。
十七岁那年,他单枪匹马闯过江南织造府的十八道机关,将那匹据说能映出月影的流霜锦卷在怀里,踩着雨珠掠上飞檐。身后传来护院的怒吼,他却转身对着灯火通明的院落吹了声口哨,随手将一朵莹白的玉雕海棠掷在瓦当边。
那是他的标记。江湖人说,无痕手沈青砚的海棠落在哪里,哪里就有珍宝失窃。可没人知道,这海棠是他用第一次得手的银两分铸的,边角被他摩挲得光滑,像藏着少年人隐秘的骄傲。
二十岁生辰,他在漠北王府的琉璃顶上喝了半坛烈酒。月凉如水,他看着底下侍卫来回巡逻的身影,忽然觉得无趣。指尖一弹,酒坛坠向地面,在惊呼声中,他已抱着那枚鸽卵大的夜明珠消失在夜色里。
那时的沈青砚,是真的意气风发。他穿最艳的红,骑最烈的马,在酒楼里与人掷骰子,输了便笑着拍桌,说声再来;见着恶霸欺辱良民,便悄无声息摸走对方的钱袋,塞进被欺者手里,转身时衣袂翻飞,像只骄傲的红隼。
他从不伤人性命,只取不义之财。有人骂他盗匪,也有人赞他义盗。他全不在意,依旧在月夜里穿行,觉得这天下的门,就没有他沈青砚进不去的。
直到二十五岁那年,他盯上了养心殿的照心镜。
那镜子据说是前朝遗物,能照出人心底的贪念。沈青砚不是贪念那镜子,是贪那天下第一难取之物的名头。他花了三个月绘制宫防图,算准了侍卫换岗的间隙,甚至摸清了巡逻犬的习性。
那夜他穿了身月白锦袍,领口绣着暗金的海棠纹——他想,这最后一票,得穿得体面些。宫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,他像片叶子般飘落,脚刚落地,就觉不对。
太静了。
往常该有的虫鸣、侍卫的咳嗽声,全没了。他心头一紧,刚想退,四周忽然亮起数十盏宫灯,火光将他的影子钉在地上。弓弦震颤的声音密密麻麻,像织了张天罗地网。
沈青砚,束手就擒吧。为首的侍卫长声音洪亮,陛下说了,献镜可免死罪。
沈青砚笑了,笑得有些苍凉。他抬手扯下腰间的玉佩,那是块暖玉,被他体温焐得温热。免死他扬手将玉佩掷向宫灯,玉碎灯灭的刹那,他足尖一点,身形如箭般冲向宫墙。
左肩传来剧痛,是羽箭穿透皮肉的声音。他没回头,任凭血浸透月白锦袍,像开了朵凄厉的花。身后的追兵咬得极紧,他第一次尝到狼狈的滋味,那滋味比箭伤更痛。
他一路向北,不敢停,也不能停。直到冲出雁门关,在一片杏花林下,终于支撑不住,眼前一黑,栽倒在地。
第二章
杏花村
醒来时,鼻尖萦绕的不只是草药的清苦,还混着一缕淡淡的、甜丝丝的香。
沈青砚费力地睁开眼,先是看到茅草屋顶的缝隙里漏下的细碎天光,再往下,梁上挂着串晒干的野枣,暗红的果子坠成一串,像串小灯笼。转头时,视线撞进一片柔和的黄——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剪纸,是笨拙的喜鹊登枝,剪刀裁出的线条歪歪扭扭,却透着股热腾腾的烟火气。
你醒了
一个女声在耳边响起,温温柔柔的,像初春融雪时,顺着山涧淌下来的水,叮咚一声,敲在人心上。他转头,撞进一双清澈的眼眸里。
姑娘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裙,领口绣着朵小小的杏花,针脚不算细密,却看得出是用心绣的。她梳着两条麻花辫,发尾系着红头绳,垂在胸前,随着说话的动作轻轻晃。手里端着个粗瓷碗,碗里是黑褐色的药汁,正冒着热气,氤氲了她的眉眼,让那双眼睛看起来更像浸在水里的墨石,亮得润人。
见他看来,她微微红了脸,把碗往前递了递,指尖蜷了蜷:趁热喝吧,郎中说这药能止血。我加了点蜜,没那么苦。
玉海棠
江南的雨总带着缠绵的意,沈青砚却不爱这黏腻。他偏爱长安的雪,冷冽、干脆,像他指尖划过琉璃瓦的弧度,利落得不留半分痕迹。
十七岁那年,他单枪匹马闯过江南织造府的十八道机关,将那匹据说能映出月影的流霜锦卷在怀里,踩着雨珠掠上飞檐。身后传来护院的怒吼,他却转身对着灯火通明的院落吹了声口哨,随手将一朵莹白的玉雕海棠掷在瓦当边。
那是他的标记。江湖人说,无痕手沈青砚的海棠落在哪里,哪里就有珍宝失窃。可没人知道,这海棠是他用第一次得手的银两分铸的,边角被他摩挲得光滑,像藏着少年人隐秘的骄傲。
二十岁生辰,他在漠北王府的琉璃顶上喝了半坛烈酒。月凉如水,他看着底下侍卫来回巡逻的身影,忽然觉得无趣。指尖一弹,酒坛坠向地面,在惊呼声中,他已抱着那枚鸽卵大的夜明珠消失在夜色里。
那时的沈青砚,是真的意气风发。他穿最艳的红,骑最烈的马,在酒楼里与人掷骰子,输了便笑着拍桌,说声再来;见着恶霸欺辱良民,便悄无声息摸走对方的钱袋,塞进被欺者手里,转身时衣袂翻飞,像只骄傲的红隼。
他从不伤人性命,只取不义之财。有人骂他盗匪,也有人赞他义盗。他全不在意,依旧在月夜里穿行,觉得这天下的门,就没有他沈青砚进不去的。
直到二十五岁那年,他盯上了养心殿的照心镜。
那镜子据说是前朝遗物,能照出人心底的贪念。沈青砚不是贪念那镜子,是贪那天下第一难取之物的名头。他花了三个月绘制宫防图,算准了侍卫换岗的间隙,甚至摸清了巡逻犬的习性。
那夜他穿了身月白锦袍,领口绣着暗金的海棠纹——他想,这最后一票,得穿得体面些。宫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,他像片叶子般飘落,脚刚落地,就觉不对。
太静了。
往常该有的虫鸣、侍卫的咳嗽声,全没了。他心头一紧,刚想退,四周忽然亮起数十盏宫灯,火光将他的影子钉在地上。弓弦震颤的声音密密麻麻,像织了张天罗地网。
沈青砚,束手就擒吧。为首的侍卫长声音洪亮,陛下说了,献镜可免死罪。
沈青砚笑了,笑得有些苍凉。他抬手扯下腰间的玉佩,那是块暖玉,被他体温焐得温热。免死他扬手将玉佩掷向宫灯,玉碎灯灭的刹那,他足尖一点,身形如箭般冲向宫墙。
左肩传来剧痛,是羽箭穿透皮肉的声音。他没回头,任凭血浸透月白锦袍,像开了朵凄厉的花。身后的追兵咬得极紧,他第一次尝到狼狈的滋味,那滋味比箭伤更痛。
他一路向北,不敢停,也不能停。直到冲出雁门关,在一片杏花林下,终于支撑不住,眼前一黑,栽倒在地。
第二章
杏花村
醒来时,鼻尖萦绕的不只是草药的清苦,还混着一缕淡淡的、甜丝丝的香。
沈青砚费力地睁开眼,先是看到茅草屋顶的缝隙里漏下的细碎天光,再往下,梁上挂着串晒干的野枣,暗红的果子坠成一串,像串小灯笼。转头时,视线撞进一片柔和的黄——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剪纸,是笨拙的喜鹊登枝,剪刀裁出的线条歪歪扭扭,却透着股热腾腾的烟火气。
你醒了
一个女声在耳边响起,温温柔柔的,像初春融雪时,顺着山涧淌下来的水,叮咚一声,敲在人心上。他转头,撞进一双清澈的眼眸里。
姑娘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裙,领口绣着朵小小的杏花,针脚不算细密,却看得出是用心绣的。她梳着两条麻花辫,发尾系着红头绳,垂在胸前,随着说话的动作轻轻晃。手里端着个粗瓷碗,碗里是黑褐色的药汁,正冒着热气,氤氲了她的眉眼,让那双眼睛看起来更像浸在水里的墨石,亮得润人。
见他看来,她微微红了脸,把碗往前递了递,指尖蜷了蜷:趁热喝吧,郎中说这药能止血。我加了点蜜,没那么苦。